「白物家電」這個字是日文獨有,直接翻譯就是「白色的家庭電器」,當然白色的電器並非日本的專利,要數老祖宗還是美國。但要在日本語境理解這個字,就要回到「白物家電」的起源,即戰後 5、60 年代,「家庭電器」普及的時間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日本經過 10 多年的復興,在 50 年代中期開始令人震驚的經濟增長期。國民家庭收入增加,社會步入小康,一般百姓有閒錢消費。50 年代末出現「三神器」的說法,即電視、洗衣機和雪櫃,當中的洗衣機和雪櫃就是「白物家電」。為甚麼?因為它們都是白色的。
首先大家需要注意的是,「白物家電」都是與家務有關的 — — 電飯煲、洗衣機和雪櫃。與生活衛生無關的例如電視、收音機、電話之類,都傾向深沉的色調,如黑、深藍、木紋之類。由此,我們得知一個事實:顏色與電器產品的用途有間接關係,「白物家電」扣連著昭和時代的國民生活衛生。
「公共衛生」這個概念是 19 世紀末西方社會現代化、都市化後被發明,直到一戰前後才普及,由於本專欄以日本語境為中心,西方文明歷史表過不述。直接說穿,「白色」並沒有實用價值,作為象徵著清潔衛生的表象,有的只是審美與文化價值,而這種價值是現代「衛生」概念所賦予的。「白色=衛生=現代性」的邏輯關係下,「白色」獲得了符號意義,成為浸透社會的文化記號,刻印在現代人的身體中。
日本戰後的經濟成長,將這個不久前還是廢墟的國家推上全球經濟體三甲。民眾在 20 世紀經濟現代化下,需要同樣現代化的生活。國家說有電力,於是有電器;國家說戰後復興已經結束,所以有衛生整潔、進步便利的摩登生活。家庭電器市場創造了可供消費的符號,資本化與進步社會思想能夠被「購入」。廣告告訴大家所有現代化的家庭都買了「白物家電」,換句話說,買了白物家電的你才是「現代化家庭」,於是在短時間內所有家庭都擁有同樣的電器。就結果而言,日本 5、60 年代家庭被「白物家電」現代化了。
「三神器」成為資本主義宗教的同時,「白物家電」連結戰後昭和高度經濟成長期的家庭,在國家現代化與進步等名義的傘下,透過家電的「白色」符號達到國民同一性,建造出經濟神話中的共同體。時至今日,日本的雪櫃不一定是白色,而事實上也不一定是日本造了 — — 白色的神話與日本經濟同時步入黃昏了。